石器我的家
致力于发现和研究红山文化的专家学者们,在研究红山文化时期古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古玉陶器制作工艺的同时,不约而同的遇到了史前这只已达到相当文明的族群一下子消失困惑不解的问题。我们带着专家学者这一问题,多年来苦苦寻找破解的蛛丝马迹,但收效甚微。
十年前我们寻迹到大黑山时无意发现,一块偏山顶带有奇异符号的岩画,吸引了到场所有人的视线。行内外评价:奇诡,从没有见过。十年后我们才隐约品味到,它既不是最初岩画夸张大写意的图形,也不是青铜时代写实的画面,它是介于二者之间似文似图带有记忆的抽象符号。在多次踏查中,我们又发现了与前块有密切关系的一幅岩画,经过多次比对研究我们惊奇的发现,两块相关联的文符岩画记载着这里土著人史前一次大变迁的缘故。
一、史前赤峰的土著人大迁徙源于一次陨石落地
小标题的说法没有史书记载,但我们在沙漠里苦苦寻找了十几年,在呲牙咧嘴的磁铁石山上发现了,镌刻在岩石上这里的祖先抛弃史前文明奔向它乡的缘由。初看这两块岩石上錾刻着似画非画、似字非字的符号,但从整幅上下连贯细细端详,我们却品出了一些味道。
符号其意的初解
同在一座山上的两幅清晰可视岩画,共有48个文符,文符上下联贯,文符所绘的位置不同、状态各异,是一幅有时空感、有动感的形象组图。两幅岩画出现了三个陨石符号,两个落在大地的生灵之中,由于它的到来,惊动了这里所有生灵,倾斜要倒塌的房子、击倒或折枝落果的植物、四处窜动或倒下的禽兽、击倒或惊恐吓晕的人、活着向目标奔跑的人……。顷刻间,这里生灵涂炭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这两幅岩画清晰、可视、上下文符连贯,组成了史前最早的形象文符。
Copyright soshiqi.com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55056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1602001670号